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开展“弘扬敦煌文化,锚定文化自信:跨越文化距离的感知之旅”实践活动

发布者:旅游学院发布时间:2024-08-26动态浏览次数:10

2024年8月18日至23日,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弘扬敦煌文化,锚定文化自信:跨越文化距离的感知之旅”实践团队以敦煌文化的认知、传承与弘扬为己任,开启了一段深刻的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挖掘敦煌文化的深厚底蕴,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通过现场调研、问卷研究、与游客交流等方式开展,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团队出发前合照


实践团成员眼中的敦煌,是“一沙一世界,一尘一佛国,千年一瞬,一眼千年”,也是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的文化汇集交融的地方,有道不尽的历史篇章,看不完的自然风光,就如它的名字一样:敦,大也。煌,盛也。

作为实践团队的首站:莫高窟,莫高窟以其无与伦比的壁画与雕塑艺术,引领着团队踏入敦煌文化的瑰丽殿堂。漫步于各个洞窟之间,每一幅壁画都如同历史的画卷,在光影交错中缓缓展开。那些历经千年风雨仍色彩斑斓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实践团队在莫高窟合照


敦煌博物馆,是实践团队深入了解敦煌历史文化的又一重要窗口,也是此次实践调研活动的第二站。博物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静静地诉说着敦煌的过去与现在。从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看到敦煌文化的独特形成与发展,再到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每一件展品都让我们对敦煌的历史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这里,团队成员置身于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之中,感受着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远影响。

实践团队在敦煌博物馆合照


离开博物馆,实践团队一行人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站在鸣沙山之巅,俯瞰着脚下的沙漠与远处的绿洲,而月牙泉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沙漠之中。

实践团队在鸣沙山月牙泉合照


随着实践调研的有序开展,实践团队来到了阳关。这座历史悠久的关隘,见证了无数商旅的往来与文化的交流。站在阳关之上,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商贸繁荣与文化碰撞。阳关不仅是一处地理上的要塞,更是中华文化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在这里,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性。

实践团队在阳关合照


随着实践调研的顺利进行,实践团队也迎来了此次实践调研活动的尾声,并抵达了玉门关。这座古老的关隘,以其雄浑的气势和厚重的历史底蕴,让他们感受到了古代边关的风云变幻与战争硝烟。站在玉门关前,他们仿佛能看到古代将士们英勇抗敌的身影,感受到那份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玉门关不仅是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

实践团队在玉门关合照


离开玉门关后,实践团队探访了雅丹魔鬼城。这片神奇的土地,以其独特的雅丹地貌和诡异的风声而闻名遐迩。漫步于雅丹之间,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之中。那些形态各异的土丘与沟壑,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而耳边不时传来的风声,则如同魔鬼的低语,让人心生敬畏。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也更加珍惜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实践团队在雅丹地貌合照


敦煌这个丝绸之路的码头,戈壁、沙漠、骆驼是这里的三部曲,在这里可以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可以看“沙不涉泉,沙泉共生”的相依相偎,可以看到砺石沙海中形态各异黏土雕像。这里还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抗击匈奴、玄奘天竺取经等的历史人文,无论是两千年的莫高窟,还是春风不度的玉门关,亦或是那悠悠丝绸之路,都值得此生来一趟。

调研期间,实践团队成员走进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敦煌博物馆、阳关、玉门关、雅丹魔鬼城等著名景点,实地调研敦煌文化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在莫高窟,他们驻足欣赏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聆听专家讲解敦煌壁画的故事,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在鸣沙山月牙泉,他们穿越沙漠,体验万人星空大合唱,领略大漠风情,追寻丝绸之路的历史韵味。

团队成员现场调研照片


参与本次敦煌文化感知之旅的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让他们对敦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李而满同学向团队成员分享了他此次实践调研的心得:“在这个火热的暑期,我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有幸在敦煌的多个景区进行了实践调研。这段经历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的记忆长河中,带给我无尽的感悟与成长。”

/李而满  文/赵惠敏 赵思颖 叶文丽  审核/蒲利利 鲁梦鸽 戴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