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迎海树,青春正当时——旅游学院2024级MTA研究生移动课堂活动

发布者:旅游学院发布时间:2025-05-09动态浏览次数:10

2025年5月1日至4日,旅游学院武克军老师、赵玉琴老师和安翠香老师带领2024级60余名MTA研究生先后在嘉峪关关城、平山湖大峡谷、武威文庙等河西走廊沿线景区和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

5月1日,师生们前往并登上“天下第一雄关”城楼,武克军老师为大家讲解关城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意义并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关城在军事防御与商贸交流中的历史作用。

此外,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古代通关流程,攀登悬臂长城。赵玉琴老师结合山势地形,为大家解析长城的建造智慧与防御功能,加深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

5月2日,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参观丝绸之路上久负盛名的张掖大佛寺以及平山湖大峡谷景区,大家还结合所学知识,对峡谷的地质构造、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并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对峡谷的旅游开发、旅游安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细致了解。

5月3日,学生们在雷台汉墓大景区、武威文庙系统学习了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通过诵读儒家经典、参与匾额文化讲解,探讨了如何将传统儒学教育与移动课堂活动相结合。此外,天梯山石窟的考察让学生们认识到“石窟鼻祖”在石窟艺术中的历史地位,并通过泥塑壁画体验活动,深化了对文物保护与旅游活化利用的理解。

5月4日,移动课堂的末站来到武威鸠摩罗什寺,专业导师结合寺内建筑、历史文化遗迹,生动讲解了旅游投资与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等知识。同学们围绕鸠摩罗什寺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积极探讨,从游客体验提升、旅游线路规划等角度提出见解。

通过移动课堂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和《旅游安全与应急管理》两门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还了解了河西走廊沿线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使得同学们能够在旅游投资、旅游安全与应急管理、景区运营管理及旅游线路设计等真实场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显著提升了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图文/禄方旭  审核/柴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