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院组织2022级旅游管理2班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者:旅游学院发布时间:2025-06-30动态浏览次数:10

2025年6月27日,学院组织2022级旅游管理2班全体学生前往中山桥、水车博览园、黄河母亲雕塑、柏树巷街区等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深入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此次实践教学旨在深化同学们的旅游学科理论学习、提升旅游实践运用能力,结合《旅游人类学》《导游业务》课程的实践要求,学习挖掘景点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积累从事文旅讲解与线路规划的实践经验。

此次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讲解、问卷访谈、视频拍摄等方式,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论与实践路径。在中山桥,柴亚林老师结合《旅游人类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讲解了中山桥及周边建筑的历史,使同学们现场领悟人类学视角下的景观阐释与旅游叙事。陈娟娟老师布置实践任务,学生们分组对游客进行讲解和访谈,将《导游业务》课程所学的文旅解说技能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

在中山桥,张琳同学结合所学知识,现场对游客们讲解中山桥的历史背景及建造故事、文化象征等。闫佳雪同学对游客进行访谈,游客表示体验到了兰州人民的热情。各个小组分工明确,沿着百里黄河风情线,对中山桥、水车博览园、黄河母亲雕塑进行参观讲解、文旅短视频拍摄。

中午,全体师生前往“胡家包子”餐饮店品尝兰州地方特色美食。作为兰州人记忆中的“硬核早餐”,胡家包子不仅是市井美味的代表,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饮食文化基因。正如老食客所说:“来兰州,过桥看黄河,巷里吃包子,才算到过真正的兰州。”随后,同学们走进柏树巷街区。这条位于兰州城关区的百年街巷,以浓郁的回族风情为底色,融市井烟火与民族文化于一体,成为展现兰州多元包容特质的鲜活样本。在参访过程中,不少同学主动采访街巷商户与居民,了解街区改造与民族融合的历史脉络。同学们表示:“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有故事,既有烟火气,也有文化味。”“柏树巷是观察兰州城市发展与民族共生关系的绝佳窗口,让我切身体会到旅游人类学中‘空间叙事’的现实意义。”

通过此次课外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提升了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也在生动的讲解与深度的文化体验中增强了综合素养。学院将继续以实践育人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更多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文旅复合型人才。

(图文/李丹  审核/柴亚林)